4月8日,鹰潭援鄂医疗队凯旋回归的消息引起市民广泛关注。数百名市民到现场迎接,鹰潭在线客户端直播平台全网观看量超过100万。队员们身着红衣有活力的样子,与家人再次紧紧相拥,听到了“鹰潭话”,吃到“鹰潭菜”的日常……这些普通的场景却让人不禁感动落泪。我们替他们高兴,因为没有忘记,他们出征时要面对的情况有多危险。 此次,却又想起另一条扎心的新闻。1月20日,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出门诊时,被一名患者拿着菜刀追砍,使其左手骨折、神经肌肉血管断裂、颅脑外伤、枕骨骨折,失血1500ml,两周后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。这次伤害,使这位医生可能再也无法上手术台。 这样的对比,何其讽刺!前方,医者义无反顾热血付出,为国为民为生命护航。后方,被保护的人群中,却有人举刀相向。有谁没有受过医者救治,这样以怨报德怎能不令人齿冷! 网上流传着“劝人学医天打雷劈”“垄断行业后继无人”的段子,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,儿科医生短缺等问题已经暴露。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、收入却不高,工作压力大、地位却不高,危险系数大、保障却不够……我们不能让医生只靠一腔热血、只凭一份热爱去坚守职业道路。 医改的大环境下,一些政策层面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。但整个社会对医务人员这个群体的评价,形成了更为重要的外部环境。我们一边高喊人道主义,一边希望医生无所不能,一边抱怨等待久、接诊短、收费高,一边习惯性地质疑、抵触,甚至指责、伤害。医者仁心,医务人员尽心为病人服务,我们却心安理得地成了高高在上的“消费者”,低估了这份职业水准,侮辱了这份职业担当。 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在接受采访时,对于礼遇优待的普遍看法是,希望得到更宽松的医疗环境,更和谐的医患关系,希望用这些付出和努力,换回病人的尊重。或许健全的法律和严密的安保可以起到保护作用,但医务人员真正渴望的,还是得到全社会的认可,这也是他们职业荣誉感的源泉。请不要轻视他们,他们能够坚持在一线,绝不是因为薪水,而是因为一颗颗治病救人的赤子之心。再不改善医务人员的从业环境,未来哪还会有年轻人愿意选择这条艰难的路呢? 我们能给予医务人员的,真的很少。但哪怕只是发自内心的一份尊重、一份信任、一份理解,可能都在向周围接力传递尊医重卫的信号。请记住今天这份敬意和感动,记住尊重医者就是敬畏生命。不要再对他们的付出视而不见,拿出对待英难该有的态度,用一点点行动、一点点善意去回报他们,不要再让他们流汗、流血,又流泪了。 来源:鹰潭日报社记者 张俊娟 |